
维生素B12(VB12)作为人体必需的营养素,曾因市场炒作、价格暴涨暴跌被称为“最疯狂的维生素”。近年来,随着行业洗牌和技术革新,VB12市场逐渐回归理性,但竞争格局和应用领域仍在持续演变。以下是VB12行业的现状透析。
VB12的核心价值与历史疯狂
功能不可替代性
VB12参与红细胞生成、神经系统维护和DNA合成,在医药、保健品、动物饲料等领域需求刚性。人体无法自主合成,必须通过外源补充。
曾经的疯狂周期
价格暴涨:2016年-2018年,受环保限产、投机囤货等因素影响,VB12价格一路飙升,出口版本的VB12从多年比较稳定的1800美元/kg,最高点至13000美元/kg,人民币价格炒作到了15万元/kg,堪比当年黄金价格的一半。
产能扩张潮: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生产国,河北、宁夏等地企业快速扩产,导致阶段性产能过剩。
行业现状
理性回归下的新格局:市场供需关系不平衡,多年来的供大于求的局面,导致产能严重过剩。中国占据全球90%以上产能,目前全球需求110吨,仅国内主流生产厂家的年综合生产能力近200吨,其中河北玉星年产能近90吨、河北华荣年产能近50吨、宁夏金维制药年产能近40吨等,行业集中度较高。
全球市场规模:需求量110吨左右,约3-4亿美元,年增速约3-5%,主要由医药和饲料需求驱动。
需求端分化:饲料添加剂占消费量70%以上,受益于畜牧业规模化高速发展。
医药与保健品:高端制剂(如甲钴胺)利润更高,近几年增长平缓。
新兴应用:植物基食品(如人造肉)强化VB12成为新增长点。
技术革新降低成本
发酵工艺优化:菌种改良和生产线改造升级使发酵效率提升,VB12生产成本从早些年近20000元/公斤降至目前各主流生产厂家基本都能控制在7000元/公斤左右。
合成生物学突破:通过行业监测平台AI智能搜索系统检索,国内主流生产厂家采用了新的绿色无毒专利工艺,保证绿色无毒高端VB12原料药的稳定生产。
政策与环保压力:中国环保政策趋严,中小产能出清,头部企业通过绿色生产工艺(如废水循环利用)巩固优势。
行业面临的挑战
价格竞争内卷,产能严重过剩,目前国内有个别厂家的库存积压已经达到1.5年的消耗量,国外分销渠道和境外仓库的库存,一般也达到了6-8个月的消耗量。所以产能过剩导致企业利润空间不断压缩,近2年价格一直在低位运行,预计价格趋势还将不断下行,甚至会降至成本线附近。
未来趋势——高端化与多元化
高附加值产品开发
医药级VB12(如甲钴胺注射液)利润率远超饲料级;保健品领域针对素食人群推出缓释剂型、舌下含片等。
合成生物学重塑产业
新工艺的革新,保证产品绿色无毒,提高市场和客户认可度,提供更高品质的产品,带动产品品牌化、差异化竞争和高端市场细分领域高占有率的布局。
总之,就目前行业现状而言,VB12行业已告别暴利时代,但刚性需求和技术升级将支撑这一产品长期向好发展。未来竞争将聚焦高端产品研发、成本控制与绿色生产,目前国内具备技术储备和规模效应的企业有望持续领跑。
微信扫一扫
关注该公众号
全国统一客服
0536-7531555
Copyright © 2015 | 中国兽药饲料交易中心 |公安备案号:37070302000029 备案号:[鲁ICP备05012326号-1]
地址: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通亭街7589号中国兽药饲料交易大厦一楼交易大厅